1.基本信息:20AB8

姓名:宫聪

学位:博士

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后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建筑系党支部书记

联系方式:gongcong89@cqu.edu.cn

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具身感知,建筑感知理论

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建筑学会学生分会副秘书长

招收学生:常年招收建筑学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欢迎(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计算机编程以及交叉学科背景的同学保送/报考。

2.教育简历:

2014.03—2018.07,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博士,导师:齐康

2015.08—2016.09,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联合培养博士,导师:JamesNewtonWines

2012.09—2014.03,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博连读

2006.09—2011.07,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学士

3.工作简历:

2022.09至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2021.09至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硕士生导师

2018.09—2022.09,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讲师

4.代表性成果:

4.1著作论文

[1] 宫聪,胡长涓. 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生态城市公共空间[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

[2] 胡长涓,宫聪. 再生与制序——基于综合生态观的历史街区复兴[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3.

[3] 宫聪,卢峰. 在地与现代:康斯坦丁诺斯·道萨迪亚斯人居社区到城市模块研究[J]. 建筑师,2024(04):54-64.

[4] 宫聪,卢峰. 从道萨迪亚斯到皮吉奥尼斯:空间谐分理论与实践研究[J].建筑学报,2021(12): 94-100.

[5] 宫聪,杨昕雨.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山地城市公园阶梯空间具身感知研究[J].新建筑,2024(06): 4-10.

[6] 宫聪,吴竑,胡长涓. 灰绿雨水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美国山地城市匹兹堡“绿色优先计划”之借鉴[J]. 中国园林,2022, 38(05): 62-67.

[7] 宫聪,吴祥艳. 城市空地转变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美国里士满为例[J].中国园林,2017(05): 74-79.

[8] 宫聪,吴竑,胡长涓.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功能优化策略——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J]. 新建筑,2022(01): 49-54.

[9] 宫聪,胡长涓,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多种社会功能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21(01): 12-17.

[10] 宫聪,曹雨,吴竑,等.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山地城市公园步行可达性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J]. 建筑创作,2024(04): 166-176.

[11] 胡长涓,宫聪,傅静雯,等. 山地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空间感知偏好及影响因子研究——以重庆磁器口为例[J]. 新建筑,2024(06): 43-49.

[12] 胡长涓,宫聪,龙灏,等. 协调与偏好:山地城市公园聚集性空间青年人群视听感知[J]. 风景园林,2024,31(07) :20-29.

[13] 胡长涓,宫聪. 基于“完整街区”理念的历史街区生态更新研究——以美国四个历史街区为例[J]. 中国园林,2019, 35(01): 62-67.

[14] 杨宣,宫聪. 城市公园降温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城市林业,2024,22(06): 28-34.

[15] 胡长涓,宫聪,汪瑞军. 基于双重对比分析的历史街区绿量生态效益[J].中国城市林业,2023,21(05): 103-113.

[16] 宫聪,胡长涓. 线索与情节——吉奥·庞蒂住宅设计中视觉引导的家庭叙事[J].新建筑,2024,(03): 53-59.

[17] 宫聪,龙灏,胡长涓.廊、路径、视觉——A·康斯坦丁尼迪斯网格住宅设计的启示[J].建筑师,2022(01): 23-35.

[18] 宫聪,卢峰,孟阳,胡长涓. 民族的现代性——孟加拉国现代建筑之父穆扎鲁尔·伊斯兰姆作品与思想探究[J].建筑师,2021(02): 90-99.

[19] 宫聪,詹姆斯·纽顿·瓦尔斯,胡长涓. 在批判中前进——詹姆斯·纽顿· 瓦尔斯环境主义设计思想解读[J].建筑师,2019(03): 120-126.

[20] 宫聪,胡长涓. 亨利·拉布鲁斯特与维奥莱·勒·迪克理论思想比较——19世纪法国两种理性主义理论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师,2017(02): 77-84.

[21] 宫聪,王彦辉. 理性与感性的交织——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图尔加诺住宅分析[J]. 新建筑,2015(04): 72-75.

[22] Gong, C*., He, T., Huang, L.,Li, S., Zhou, Q., Liu, Y. Assessment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Mountainous Urban Parks Based on Sex Differences[J]..Land, 2025, 14, 628.

[23] Wu, H., Gong, C*., Wang, R.,Niu, X.; Cao, Y.,Cao, C., Hu, C. Moderating Effects of Park Accessibilit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Park Satisfaction in a Mountainous City[J].Land, 2025, 14, 77.

[24] Gao, X., Wang, H., Zhao, J., Wang, Y., Li, C., & Gong, C. Visual comfort impact assessment for walking spaces of urban historic district in China based on semantic segmentation algorithm[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25,114, 107917.

4.2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出行链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舒压机制、评价体系与循证设计研究(52478006),2025/01-2028/12,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立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与山地社区公共空间的多向耦合与互惠规划研究(51908078),2020/01-2022/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极差客流条件下轨道交通站域空间预应变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52078070),2021/01-2024/12,参研人。

[4]“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区与街区减碳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2022YFE0208700),参研人。

[5]重庆市团校,青年发展型城市公共空间营建(2025QN03),项目负责人。

[6]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基于居住、交通与空间需求的可持续城市化研究(2019CDXYJZ0025),2019/01-2020/12,已结题,子课题主持人。

[7]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生态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研究(KYLX15-0057),2015/06—2016/10,已结题,项目主持人。

[8]2021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英才计划项目,高水平建筑学专业课程建设与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YC009),2021 /01-2023 /12,已结题,参研人。

4.3奖项奖励

[1]作为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组成员,2025年获得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

[2]参与的课程《城市设计理论方法》2023年获“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

[3]指导学生设计竞赛“颜神不落幕—一以城市策展为触媒的古镇再生模式”在2023年第9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中,荣获金奖。

[4]指导学生设计竞赛“城市驿站,时空漫行—城市旅游集散视角下的苏州间门及石路片区更新计划”在2024年第10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中,荣获银奖。

[5]指导学生设计竞赛“淘·陶集”在2023年第9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中,荣获银奖。

[6]指导学生设计竞赛“山水形胜,雨径成溪——基于GSI的沙磁片区清水溪段”获2022第8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中,荣获银奖。

[7]指导学生设计竞赛“穿墙引巷,山水重生”获2021年第十九届亚洲设计学年奖铜奖。

[8]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竞赛获2019远洋“筑健未来”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9]2019年12月,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冰雪建造节雪构建造竞赛,在17所国内外院校17支参赛队中荣获三等奖。

[10]2018年12月,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届冰雪建造节雪构建造竞赛,在12所国内外院校14支参赛队中荣获三等奖。

[11]2020年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优秀青年教师、2022、2023、2024建筑城规学院优秀教师。

[12]2021年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优秀党员、2023年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13]2016年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