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
姓名:杨震
学位:博士(Ph.D)
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后毕业院校: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职业资格:注册城乡规划师
联系方式:yangz@cqu.edu.cn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公共空间与社区营造
主要荣誉称号:
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建筑学,2024年)
重庆市“城市设计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2022年)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建筑学,2018年)
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2019年)
重庆市首届“优秀青年建筑师”(2016年)
重庆市“三星级社区规划师”(2023年)
重庆市“优秀社区规划师”(2021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优秀教师”(2024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先进工作者”(2018年,2022年)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青年委员
重庆市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美学与建筑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重庆勘察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山地建筑与创作分会委员
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库成员
英国卡迪夫大学规划研究国际中心客座研究员
WACA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城市设计分会会员
2教育简历:
2005/07 – 2009/09,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城市设计方向,博士(Ph.D)
2000/09 –2003/06,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建筑学硕士
1995/09 –2000/06,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学士
3工作简历:
2017/09–至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2014/05–2017/08,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2009/10– 2014/04,华阳国际(重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4代表性成果:
4.1论文与专著:
国际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1]杨震,李仕琦. 目标•层级•机制•绩效:公园城市的营造维度——以美国波士顿为例 [J]. 北京规划建设, 2023,213( 6 ): 69-74.
[2]黄冬昀,杨震. 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营造:波士顿案例研究及其经验借鉴 [J]. 城市空间设计, 2023,73( 3 ): 126-132.
[3]杨震,刘存理. 内港更新的城市设计干预要点与支撑机制——以波士顿为例 [J]. 建筑学报, 2022,647( 10 ): 72-79.
[4]杨震,李治鲜. 基于系统整合的城市滨河风貌营造分析——以波士顿查尔斯河为例 [J]. 新建筑, 2022,200( 1 ): 96-101.
[5]杨震,陈烨. 从新市政厅到“波士顿学派”:一座城市的粗野主义建筑“革命” [J]. 建筑师, 2021,211( 3 ): 120-129.
[6]杨震,伍秋橙. 历史住区风貌保护与更新——以美国波士顿比肯山排屋住区为例 [J]. 城市规划, 2021,414( 5 ): 103-114.
[7]杨震,伍秋橙,孟圆华. 城市移民住区居住隔离与微观空间营造应对——以美国波士顿北端为例 [J]. 住区, 2021,102( 2 ): 72-82.
[8]杨震,罗通强. 城市片区风貌营造与保护——波士顿后湾城市设计分析及其借鉴 [J]. 建筑学报, 2020,622( 8 ): 65-71.
[9]杨震,于丹阳. 从“昙花一现的未来模式”到“现代主义的更新范例”:伦敦巴比肯重建回顾及对城市更新的启示 [J]. 建筑师, 2020,205( 3 ): 18-27.
[10]杨震,周怡薇. 城市设计法定化管理中非正式工具的应用:英国CABE经验及其启示 [J]. 规划师, 2018,34( 7 ): 149-155.
[11]杨震,于丹阳. 英国城市设计:1980年代至今的概要式回顾 [J]. 建筑师, 2018,191( 2 ): 58-66.
[12]杨震,周怡薇,蒋笛. 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脉:基于伦敦案例的批判性述评 [J]. 城市建筑, 2017,266( 11 ): 46-50.
[13]杨震,于丹阳,蒋笛. 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伦敦案例及其镜鉴 [J]. 规划师, 2017,33( 10 ): 37-43.
[14]杨震. 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英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镜鉴 [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 1 ): 88-98.
中国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15]杨震,于立. 新常态下城市设计的危机与挑战-重庆忠县案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25(4):33-42.
[16]杨震,朱丹妮. 精细化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的内涵解读及利益分析 [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130( 2 ): 1-6.
[17]杨震. 消费时代的建筑美学 [J]. 建筑师, 2017(4):105-110.
[18]杨震,费保海,郑松伟,杨瑞花. 基于存量环境更新的山水城市总体城市设计-开县案例 [J]. 城市规划, 2016 ( 3 ): 51-57.
[19]杨震. 范式•困境•方向:迈向新常态的城市设计 [J]. 建筑学报, 2016 ( 2 ): 101-106.
城市更新,公共空间与社区营造研究论文:
[20]Chen, Rui. Xu, Miao. Zhang, Liyuan &Yang, Zhen.The walking friendliness of ladder trails for the elderly: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ongqing [J].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22, 11 (5): 830-845.https://doi.org/10.1016/j.foar.2022.03.006
[21]金小东,杨震.我国社区适老环境研究进展与图谱分析(2000-2022) [J]. 城市空间设计, 2023,74( 4 ): 12-18.
[22]陈楠,杨震.基于CiteSpace分析的国内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进展综述(2012-2023年) [J]. 城市空间设计, 2023,74( 4 ): 136-141.
[23]李佳敏,杨震. 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 [J]. 风景园林, 2023,217( 8 ): 44-49.
[24]周俊华,杨震. 热点与趋势:国内老旧小区改造研究综述及展望 [J]. 住区, 2023,115( 3 ): 107-117.
[25]徐苗,彭坤焘,杨震. 地方公共资源与契约社区——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门禁社区研究 [J]. 城市规划, 2018,384( 12 ): 67-75.
中、英文专著:
[26]宋聚生,尹宏玲,杨震, 戴冬晖. 村镇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法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ISBN 978-7-301-34149-0).
[27]杨震, 周怡薇, 于丹阳. 英国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典例与借鉴[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9(ISBN 978-7-5689-1775-9).
[28]戴志中, 卢峰, 陈纲,杨震. 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ISBN 7-5331-3848-1).
[29]Yang, Zhen. Vertic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design: the Jiefangbei experience. In Vertical urbanism: designing compact cities in China [M]. edited by Zhongjie Lin and Jose L. S. Gamez. Ox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8(ISBN 978-1-138-20899-5).
[30]Yang, Zhen.Evolution, form and public use of Central Pedestrian Districts in large Chinese cities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6(ISBN 978-7-03-049498-6).
4.2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地老旧小区改造中公共空间“可供性”与“供求差异”研究(52378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负责人,2024/01-2027/12。
[2]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设施规划技术(2019YFD1100804),科技部,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地生态敏感地区社区活力与生态肌理适应性耦合研究(51778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4]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项目,规划布局方式与绿色建筑能耗关联研究与应用(cstc2015shms-ztzx30008),重庆市科技局,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5]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20100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研人,已结题。
[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重大项目,面向地区重大发展需求和国际化的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20100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研人,已结题。
[7]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常态下城市设计教育关键对策与新课程体系建设(16200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研人,已结题。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时代城市公共空间“脱域化”影响机理与干预研究(51878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研人,已结题。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城市设计关键问题与方法——重庆为例(51478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研人,已结题。
[10]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重庆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开发模式与城市设计关键对策研究(cstc2015jcyjA00047),重庆市科技局,主研人,已结题。
4.3设计获奖:
[1]澄江老街 山水戏台:“生态,历史,文化”三重加持下的公共空间在地活化(排名1/9),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环境设计类)。
[2]重庆市巴南区花溪滨江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排名1/ 15),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2016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3]新都-都灌区水生态体系规划研究(排名1/ 15),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2012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4]重庆弹子石半岛总体城市设计及洋人街片区城市设计(排名1/ 15),202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表扬奖,202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5]重庆市江北区长安城鲤鱼池片区规划研究(排名1/ 15),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表扬奖,2017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6]重庆历史城区(北碚片区)整体性保护及重点地段更新设计(排名1/ 15),2023年度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项目等级评定一等。
[7]重庆多功城遗址生态公园概念规划(排名1/ 15),2022年度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项目等级评定一等。
[8]重庆悦来营造“公园城市”研究与策划(排名1/ 15),202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9]重庆南岸滨江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排名1/ 15),2018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10]重庆市巴南区花溪河白居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排名1/ 15),2017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11]五光十景·精彩南坪:南坪中心广场品质提升规划设计(排名1/ 15),2021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12]綦江登瀛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排名1/ 15),2019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13]江津区滨江新城高铁片区详细城市设计(排名1/ 15),2018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14]开县县城中心城区(环汉丰湖区域)总体城市设计及盛山片区详细城市设计(排名1/ 15),2015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4.4科研与教学获奖:
[1]中国山地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研究(排名10/ 11),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排名2/ 6),2023年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
[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造实践”教学体系(排名8/ 9),2016年重庆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基于城市发展的矩阵式城市设计教学(排名2/ 3),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指委优秀教案。
[5]精细化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的内涵解读及利益分析(排名1/ 2),第十九届重庆市期刊优秀论文二等奖。
[6]Theoretical debate on gated communities: genesis, controversies, and the way forward(排名2/ 2),2008年第四届美国规划院校与欧洲规划院校联会“青年人才”奖。
[7]2024年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8]2020年,2021年,2022年,2024年重庆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9]2022年“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10] 2024年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综合能力赛二等奖、2024年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翻译赛二等奖、2024WUPENCity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二等奖、2024年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奖优秀奖、2017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2018年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二等奖等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