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
1.1姓名:龙红
1.2 学位:文学(艺术学)博士
1.3 学历:博士研究生
1.4 最后毕业院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1.5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1.6 联系方式:wwlhly @163.com
1.7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景观书法艺术
1.8 学术兼职:
本人获得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第二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荣誉称号。
现为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重庆书法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2. 教育简历:
2004/03 – 2007/04,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文学(艺术学)博士
1998/09 –1999/12,西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课程班“合格证书”
1986/09 –1990/07,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3. 工作简历:
2020/10 –至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2007/01 –2020/09,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2007/06 –2009/0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2000/01 –2006/12,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
1995/06 –1999/12,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讲师
1990/07 –1995/07,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辅导员,助教
4. 代表性成果:
4.1著作论文:
[1] 龙红,傅舟.沙磁翰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2] 龙红.古老心灵的发掘——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3] 龙红,廖科.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年谱,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 龙红.冷月孤舟——中国书画艺术专题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
[5] 龙红.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6] 龙红,张婷,邓新航.论巴蜀石窟大型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大足学刊,第5辑,2021.
[7] 龙红,黄中. 论《愙斋集古图》的文化意义,中国书法,第1期,2019.
[8] 龙红,王玲娟,余慧娟.从李叔同美术广告创作试论其汉字的书写与设计,中国美术研究,2017.
[9] 龙红.静穆中的伟大——论大足石刻艺术人体美的含蓄表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8.
[10] 龙红.论大足石窟艺术的特殊意义.第11期,2005.
4.2 科研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前传世文献中的艺术物器研究”(20FYSB039),唯一主研人,2020/10-2023/10.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09YJA760054),项目负责人,2013年11月5日已结题(2013JXZ1804).
[3]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十五”国家年度项目,“四川南部南宋墓葬群石刻艺术研究”(05BF063)第五主研人,2011年1月30日已结题(艺规结字[2010]053).
[4]重庆市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2009XW04),项目负责人,2014年2月以“优秀”等级已结题(201414).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现象与观念——历史艺术学视角下的先唐艺术文献研究”(13YJA760047),第一主研人,2018年12月31日已结题(2018JXZ3302).
4.3奖项奖励:
[1] 《沙磁翰墨》(著作,第一主编),荣获“周永健学术奖”(著作奖),重庆市文联、重庆市书协,2020.
[2] 《古老心灵的发掘: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专著,唯一作者),荣获重庆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18.
[3] “艺术与科技融合视野下的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第一参与人),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17.
[4] 版画装置作品“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营造法式”(第三主创人),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重庆市委宣传部,2017.
[5] 版画装置作品“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营造法式”(第三主创人),重庆市文联优秀设计作品“一等奖”,2015.
[6]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年谱》(第一作者),荣获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2013.
[7] 《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专著,唯一作者),荣获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11.
[8] 《论大足石窟艺术的特殊意义》(专论,唯一作者),荣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