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重庆大学在初创的建筑教育中先后开设了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相关课程。1937年以后大批学者和高校内迁,重庆大学与中央大学教师们的共同开展了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1940—1942建筑系主任陈伯齐先生等学者率领重庆大学师生开展了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探索;龙庆忠和夏昌世则主要负责建筑史、营造法式和造园学的教授。

1952年,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后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在院系调整中诞生,原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叶仲玑先生任首任建筑系系主任。建筑系下设历史教研室,由辜其一、叶启燊、吕少怀及随后进入的白佐民、邵俊仪等人组成一支研究能力雄厚的队伍。

1958年5月,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作成立“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组”。1959年11月,建筑科学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在重庆成立分室,形成了北京总室和南京、重庆两分室的格局。除协同全国共同编撰中国“建筑三史”外,历史与理论学者团队先后完成《四川建筑通史大纲》、《四川古代建筑简史》、《四川近代建筑史》等。辜其一等人对崖墓、摩崖石窟等汉、唐石质文物和砖石建筑、宋元木结构等早期建筑遗存的调查和研究,为中国建筑史的编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并发表《四川唐代摩崖中所见的建筑形式》、撰写《窦团山云岩寺飞天藏殿调查报告》等论文;历史研究团队组织开展了对成渝沿线汉族住宅、祠庙会馆以及四川及周边彝族、羌族、藏族等民居的调查。1958年,叶启燊等人首次从川渝丘陵地带民居中提炼出山地建筑营建六法。此时期完成的《成渝沿线民居调查报告》是研究川渝地区民居建筑最重要的参考史料之一,《四川藏族住宅》也于1964年基本成稿。研究室还致力于从传统建筑遗产中凝炼现代建筑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此时期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的丰富素材和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创作理念和手法的思路,为文革结束后建筑界倡导的建筑风格来自民间的创作理念的勃兴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在国际交流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归国学者吕少怀、夏昌槐、叶仲玑等借助自身的语言优势开展了英、法、日、俄等国建筑文献的译介工作,其中包括《戈比西(即:柯布西耶)建筑作品全集》(第一卷)、黑川纪章的《西方东方的都市计划》以及《西方近代建筑史》等,虽大部分未能发表,却培养和储备了人才、启迪了文革后期直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我国对域外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译介、研究。

文革期间全国万马齐喑,学术凋零,辜其一先生也含冤离世,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一度中断。1974年以后,夏昌槐翻译了法文《现代建筑月刊》,尹培桐先生则着手翻译日文建筑文献,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历史与理论研究团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了复兴和长足的发展。尹培桐先生在文革后期即着手开展译介的一系列经典建筑文献在陆续得以发表和出版,其中包括《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建筑心理学》等等,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批译著不仅是文革结束伊始建筑理论界的及时雨,也启迪了城市设计、风景园林等新兴学科的开创和发展。叶启燊、邵俊仪等先生继续开展传统民居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山地吊脚楼建筑的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叶先生还指导李先逵和张兴国先生分别完成《干栏式苗居》和《川东南丘陵地区传统场镇研究》。此时期,历史研究团队参加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编著。1991年,研究所教师参加了《中国美术全集》的编写并主编了《建筑艺术全集•坛庙建筑》卷。1992年《四川藏族住宅》获得出版。1993年,杨嵩林参加了中日合作(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建设部科技发展司与日本丰田财团资助)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出版,并主编《重庆篇》;2001年,参加了由中宣部与国家出版署主编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编写,并主编了《中国建筑艺术全集•道教建筑》卷。

1979年,“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早获得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博士点的学校。

二、团队组成

步入21世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进入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阶段,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兴国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严谨治学、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研究团队。目前研究所共有17名专职教师。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8人曾作为中高级访问学者赴海外学习访问。近年来研究所共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16人,硕士180余人。在读博士30余人,在读硕士60余人。

三、教学特色

团队以“严谨求实、敏思勤行”的治学态度致力于中外建筑史论、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创作等主要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经过长期积累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基础理论课、理论拓展课及实践课共同组成的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群,该课程群全面覆盖了本科及研究生,课程阶段目标清晰,特色鲜明,体系完整。近五年来,团队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和教学用书5部,同时完成了重庆市精品课程《中国建筑史》的建设。团队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设计实践与理论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并独立开设了两门实践设计课题——乡土建筑设计和文化遗产保护毕业设计。近年来,实践类课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教学成果,乡土建筑设计课题选送的作业多次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作业评优”中获得奖项;遗产保护毕业设计连续两年参加“园冶杯”全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本团队主持编写的教案《地域·传统·文化认知下的乡土建筑设计》在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获评为优秀教案。

四、科研建设

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地区古建筑测绘与研究工作,先后完成成都武侯祠、望江公园、杜甫草堂、眉山三苏祠、平武报恩寺、峨眉山古建筑、贵州镇远青龙洞、土城古建筑、重庆湖广会馆、潼南大佛寺、大足圣寿寺等测绘项目100余项,为地方文物保护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档案资料,其中平武报恩寺测绘图为汶川大地震后平武报恩寺古建筑群的抢救修复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并有大量研究成果出版。其中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西南古建筑典例图文史料”《梁平双桂堂》、《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平武报恩寺》、《大足石刻与古建筑群》及《四川民居》、《重庆古建筑》等系列专著取得了重要反响。

团队积极投入西南地区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修复设计工作。主持完成大足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整治规划、合川钓鱼城、重庆湖广会馆、潼南大佛寺、梁平双桂堂、潼南双江杨氏宅院、重庆南岸老君洞、郭沫若故居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设计与实践项目30余项。承担历史文化名城(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项目40余项。其中“重庆湖广会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涞滩古镇保护规划”获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共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获奖项目10余项。

在本土性与国际化并重的指导方针下,团队与加拿大、意大利、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的大学和学术团体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近十余年来,与世界银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太地区世界遗产保护与培训研究中心、日本东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和高校联合开展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多项,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收获了一批高水平成果。